马当战役
1938年6月12日,日军波田支队占领安庆。这是日军特意从台湾调来的具有精锐师团实力的一支部队,擅长山地湖沼作战和登陆作战。他们在安庆把武汉江防外围冲开了一个缺口,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。
22日,波田支队与日本海军第十一战队从安庆溯江西犯,进攻马当。中国空军开始连续轰炸,两岸江防炮火猛烈轰击,漂雷浮在长江上,遏止日军舰艇西进。漂雷是由小型水雷改制而成的,能在一定深度的水中浮起,随水漂游,不易发现。漂雷结构简单,造价低廉,可以在短期内大量制造。湖南人宋达和邓萃功少校发明并监制漂雷,他们的工作在武汉保卫战中发挥了作用。
在中国军队的火力打击下,日军推进极为缓慢,三艘汽艇被岸上炮火击沉,一艘运兵的战舰触雷沉没。经过两天激战,日军仍然无法打通水上通道。波田支队无法从江上展开进攻,改派一支部队在马当以东的茅林洲和香口一带登陆,沿长江南岸向马当迂回。
马当至湖口区要塞的指挥官李韫珩,是第十六军军长,喜欢拉拢部属,结党营私。他觉得能像蒋介石那样当个校长非常过瘾,便在驻防地开办一次为期两周的训练班,把副职军官和排长都调离岗位,召来进行训练。活动热热闹闹地搞了十几天,在战事吃紧时,还要举行结业典礼,命令上尉以上军官都来参加,会后在司令部聚餐。负责香口江防的第五十三师第三一三团,连以上的军官都去了马当镇。6月23日晚,整个马当要塞一片寂静。激战前夜,混入训练班的汉奸把这个致命的情报送给了日军。
24日凌晨4点,日军乘小艇靠岸,从香口江边登陆,向第三一三团发起猛攻。守军主官不在,全无准备,无人指挥,阵地乱成一团,香口很快失守,随后丢失了香山。在马当要塞阵地,海军守备第二总队的总队长鲍长义作战经验丰富,责任心很强。他把所属的三个陆战大队部署在马当以东的长山,依托八个钢筋水泥工事进行防守。他预感到敌情严重,没有派部下的军官去参加训练班,23日接到开会通知,也没有执行,命令所部军官坚守岗位到第二天拂晓。他自己一直呆在阵地观测所,最早获悉香口失守,马上向武汉江防司令部报告,命令所部严阵以待。
果然,日军在占领香口和香山之后,立刻向长山发起猛攻。日军步兵组成三个突击组,抬着重机枪,从太白湖口的水荡里向长山步兵阵地突击。从太白湖到江边原是一片稻田,因江水上涨,漫过圩堤,开阔的水田变成了湖荡。日军进入湖荡,半截身子陷在水里,重机枪火力不能发挥。守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,火力异常猛烈,日军纷纷中弹,在湖荡中倒下。
日军上午组织两次突击失利,下午又发动两次进攻,都是有去无回。日军见步兵进攻要塞毫无进展,便出动十多艘军舰,向长山步兵阵地炮击。日舰做S形游弋,每一次旋向射击,就有一百多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守军阵地上,摧毁了部分工事,造成伤亡,战况十分激烈。香口的日军趁势再次由湖荡向长山突击,企图凭借强大火力的掩护突破防线,仍被鲍长义的部队消灭在湖荡之中。下午6点,蒋介石和陈诚从武汉来电,对第二总队官兵传令嘉奖。
提示:按 ← → 方向键也可以换文章哦